水光针,作为很多人踏进医美大门的「敲门砖」,正以惊人的热度闯入大众视野。近几年线上交易增速持续领跑。
然而,在轻松变美的期待背后,却藏着巨大的认知鸿沟。许多人对水光针的感知是,如同日常补水一般,轻松一针就能获得「补水嫩肤」的直接效果,再加上相对亲民的门槛,给人一种「进阶版护肤品」的错觉。
而事实上,正是因为能够轻松「入门」,水光产品目前已是假货横行,相关衍生产品,也多是暗藏玄机,充斥着违规操作。很多人可能在并没有正确认知水光的前提下,就付出了一定的代价。
很简单,只要在产品名前面加上「居家院线」四个字,再到网上出几期「跟练版」视频,教大家怎么操作,很快就能吸引来一群拥趸。
倪薇是一个拥有5年水光针注射史的资深用户,每年花费在水光针上的金额上万元。最近,她发现同事自行注射「居家院线水光针」,价格比医院便宜一两千,号称「无痛、便捷」。
因为了解水光针这个项目,倪薇感觉其中暗藏「商机」。好奇心使然,她去搜索后发现,一些博主也在卖居家水光针,同时还开放「加盟」,最便宜的一档只需支付3999元就能成为代理商。
网络上有关使用「居家水光」后烂脸的新闻和投诉比比皆是。有人居家操作后双眼肿胀如馒头,有人使用后导致肉芽增生,还有人用后满脸爆痘。
水光针作为近几年最为流行的「轻医美」,因为门槛低,市场规模持续扩容,增速也很快。美团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4年,水光类产品的线%。
需求爆发式增长,试图从中牟利的角色变得越来越多,利益关联方也日渐复杂。一个侧面是,「水光博主」已经成为一种职业,诱导用户居家消费。比如倪薇遇到的水光博主,正是以「招代理商」的形式激发用户主动推广,发展下线,形成「自用省钱、分享赚钱」的裂变闭环。
《弗若斯特沙利文:2024年中国轻医美产品行业白皮书》的数据显示,市面流通的医美针剂正品率仅35%,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数据也显示,医美消费投诉中,超30%涉及产品质量问题。在类似的调研中,艾瑞咨询也给出了相近的数据:市面上流通的针剂正品率只有33.3%。
为了抓住更多预算有限的求美者,同时绕开监管,一些机构以「家用」为策略,让水光产品以「小家电」或「二类医疗器械」身份上市。
家用水光产品因为去掉了「针」字,换成滚针、负压仪、雾化枪、微晶导入等非破皮或微破皮形式,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认知错误:这是简单的「护肤补水」,属于生活护理。
而事实上,水光针是一种医疗行为,必须在符合《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》的环境下、由具备执业资质的医师完成,同时对场所要求极高。
不要说普通人在家操作条件不达标,即便是正规机构的正规人员,如果没有在正规场所注射,同样风险巨大。
以北京某医美机构案例为例,该机构李某约上求美者金女士私下在家中进行注射,结果导致对方出现发烧、面部疼痛等症状,就医后被诊断为炎症肉芽肿。经过近三个月的治疗,丝毫未得到改善,还引发了膝盖积液、内分泌紊乱等并发症。
根据《中国医美产业创新蓝皮书(2024)》显示,目前线上平台在医美行业的渗透率已超40%,交易额占比35%。而据另一组数据显示,目前合规机构的线%。中国医美目前「无证行医、假药水货」的水下规模,占到行业总量的20%~30%。
水下医美规模之所以庞大,与非法二类器械产品离不开关系。事实是,早在2022年,国家药监局就明确了注射用透明质酸(又称玻尿酸,根据分子量不同,用于身体不同部位的填充)按三类械管理。
因此可以断言,互联网大部分与居家水光相关的「种草」内容存在诱导。一些机构大量使用同一个模板制作的内容成批复制,把妆字号或水货针剂包装成「同款」、「平替」,导致消费者误以为可居家注射。
作为医美平台的美团,在此积极承担社会责任,扮演变美风控官的角色,用专业化、规范化破解破解居家水光乱象,引导用户到正规门店消费,帮助用户拒绝盲盒式医美。
美团医美一方面联合行业知名医生,针对水光进行专业科普和用户教育;一方面联合北京联合丽格、广州曙光等九大品牌及机构,于全国推出「水光自由季·百万修护金」:针对近三个月购买使用居家水光,并在一周内出现「烂脸」情况的用户,提供到店洁面、皮肤检测、医生面诊等专业诊疗,及红蓝光、修复水光、黑金超光子等定制化修护项目。同时,符合条件的用户最高可申领1万元免费修护,超出部分则需自费。
美团平台向需要维权的居家水光烂脸用户提供了救济渠道,降低了这些用户在修护层面的试错成本,还承担起被其他平台所丢下的责任。
美团通过规模化集中修护反向压缩水下市场规模,从而推动行业向合规转化。可以预见的是,随着水下市场走向正规,也会为行业带来巨大增长。
市场消费极速扩容之下,水光针所折射出的问题只是整个医美行业矛盾的一个缩影。而这些问题损害的不仅是消费者眼前的利益,更深一步,是导致机构、医生和用户之间的信任崩塌。
德勤《中国医美行业2025年度洞悉报告》中提到,2024年,约73% 的中高收入需求者「家庭年收入>30万元」较上一年减少或维持了医美消费。。
而在此趋势下,医美消费者对产品真伪鉴别的需求,对体验细节的把控成为关键因素。
平台作为连接机构、医生、用户三方的桥梁,如何去重构信任链条,将决定行业能否突破信任困局实现可持续增长。
服务指前文提到的「百万修护金」等为居家水光烂脸用户提供免费修护,强化医美需专业资质的认知,引导用户选择合规机构。
技术层面,美团医美则以智能验真设备实现药品全链路溯源,夯实正品保障基础。
早在2019年,美团就联合行业上下游推出了「扫码验真」,并成立「正品联盟」,通过硬件设备的投放,利用药品追溯码和医疗器械UDI承载药械产品「前世今生」的特质,解决正品保障问题。
截至2025年6月,放心美已铺设4000套设备至100城2000家医美机构、累计提供超700万次验线万次」,水光针月均验线%。
今年上半年,在放心美智能验真设备上进行验线%,与此同时,已有超过15个上游品牌加入美团放心美智能验真「十万验真俱乐部」(指累积提供超过100,000次验真服务)。
根据美团用户回访数据,体验过放心美正品保障流程的用户相较于未体验用户,其消费满意度和复购意愿均有大幅提升,超过88.6%用户希望持续在平台选择有同样正品保障服务的机构。
这还不够,今年以来,美团医美还加深了与上游品牌的合作,通过深度参与合规产品的研发与流通,实现生态共建。
比如,今年美团跟华熙生物旗下医美品牌润致联手,双方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,共同研发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产品,发挥各自优势,精准推广,提升医美用户的认知度和竞争力。
「润百颜·玻玻」,就是双方推出的国内首个且目前唯一明确获批「面部肤质改善适应症」的三类械水光产品。这一产品的上市,意味着中国水光疗法从市场乱象走向规范化发展的全新阶段。
「润致·缇透」则填补了动能素领域的合规空白,更以精准适应症定义为抗衰行业树立了新范式。
「国标水光」的诞生,是医美消费从营销导向转变为品质导向、效果导向的缩影,也意味着医美产业从野蛮生长到合规发展的深层逻辑转变。
而美团成为上述几款产品的首发平台,代表着平台价值的重塑——平台不仅是流量入口,更是「生态构建者」,通过标准制定、信任赋能、效率提升,为行业从无序竞争走向健康增长提供助力。